惠州mba综合培训有哪些2022已更新(刚刚/详情)


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试卷分析及真题详解

(1)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参考书目及真题分析

一、参考书目

根据2018年中央财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和参考书目”,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参考书目为:

1.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九版

2.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九版

3.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2017年及之申请大城市人才引进落户:当然不同城市要求不同,但是大部分城市的研究生在落户、住房、就业方面都有一定的优惠政策。研究生既有毕业证又有学位证的可以引进人才落户;研究生考公务员更有优势:无论是硕士还是毕业几年后。只要研究生毕业,拿到证书,考上公务员,就可以被任命为副处级,享受副科级待遇。本科生至少要熬几年。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很多高考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后,会通过考研进入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虽然很难,但只要努力,也不是不可能。前年份,“801经济学”考研指定的参考书目为: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从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近几年考研真题来看,西方经济学部分,单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教材略显不够,部分考题涉及到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内容。比如说,2013年考研真题中,最后一道宏观考题,在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书中未予以涉及,倒是在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教材第15章“稳定化政策”的附录中予以了介绍。因此,建议考生复习西方经济学部分时,指定教材和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的两本教材都要看。

二、真题分析

通过研究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可以发现,考题有一定的变化,其中体现在:

1.考题难度加大

之前年份的考研真题,考生如果认真掌握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的两本教材和逄锦聚的《政治经济学》,专业课取得一个较高的分数(如120分及以上)问题不大。但是,近几年来,考题难度加大,部分考题涉及到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内容。比如,2013年最后一道论述题为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5章附录内容。因此,如果考生想专业课取得高分,西方经济学部分,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和曼昆《宏观经济学》一定要看。

2.题型有适当变化

2012年及之前年份真题,考题题型非常稳定。但2013年的考题题型有一定变化,政治经济学部分没有辨析题,但是政治经济学部分和西方经济学部分出现了多项选择题。因此,建议报考该考试科目的考生,平时复习过程中多加练习多项选择题,掌握快速作答的方法。

另外,需要提醒报考该考试科目的考生注意的是,平时复习过程中,不要遗落知识点,不要认为不重要的考点肯定不考。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每一年都会出一到两道偏题、怪题。比如,2013年考到了求解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有些地区的公务员会根据学历来定岗定薪。所以,如果拿到在职研究生学历,工资也会增加。一般来说,职位不变,但工资会提高一级。比如原来的科员待遇会提升到副处级待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地区都有这个政策。没有人能夺走我们学到的知识。读研是一个充实自己的过程,有助于我们加强专业能力,开阔视野。以后可以更有底气,更有信心很好的完成任务。如果你有晋升机会,你的优势就是你的竞争力。

3.知识点考查较细

801经济学考卷考得很细,甚至多次考到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教材脚注、结束语部分的内容,建议考生一定要多加重视。“801经济学”考研真题出现重题的可能性比较大,近几年考试中,出现了不少之前年份真题原题或其他同等院校考研真题,因此考生在强化冲刺阶段,推荐多做真题。

(2)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政治经济学(6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包含了以下几点内容:①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一定时期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生产者普遍使用的生产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动工具。②正常的生产条件不是过去的,也不是将来的,而是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③在社会标准生产条件下,由于商品生产者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不同,他们生产同种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是不同的,而决定价值的只能是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有第二种含义,即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其作用的是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量被社会接受的程度。

生产每一种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是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一定量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凝结在同量使用价值中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社会劳动生产率越低,生产一定量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凝结在等量使用价值中的价值量就越大。

2.货币流通规律

答:货币流通规律即货币流通同商品流通相适应的规律。其基本内容是: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故也称作货币流通量的规律。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其数量是由全部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两个因素决定的。

在不考虑支付手段职能的条件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学历提升带来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起薪比本科生高,有硕士学位的工作,有一些大城市的人才补贴;一个重新选择院校专业的机会:满足重新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欲望;校内深造机会:考上研究生后,可以在校内继续深造知识;一个改变人生轨迹的机会:考研也能让你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和高考一样是改变人生轨迹的机会。通速度(次数)

在进一步考虑支付手段职能的条件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赊售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互相抵消的支付总额)/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3.流动资本

答: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及动力、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以及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流动资本的特点是:一次预付,一次全部回收其价值。在生产过程开始时一次性投入,其价值随产品的销售一次性全部收回。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等在生产过程中一次性全部耗费掉,其价值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从新产品的销售收入中全部收回,在下一个生产过程开始时重新投入。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也是一次性支付。工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这一部分价值,随商品销售一次性全部收回。流动资本价值回收期短,周转期短。所以流动资本所占比重越大,全部资本的周转就越快。

4.虚拟资本

答:虚拟资本,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与信用制度相关,虚拟资本包括资本市场上的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及其衍生品。而在货币市场上的信用工具如商业票据(期票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大额可转让存单等各种有价证券或债权债务凭证是否为虚拟资本,关键是要看它们是否进行交易并给持有者带来资本化的收入。典型的虚拟资本形式是股票和债券。

5.资本有机构成

答: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在生产过程中,一定的资本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部分构成,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是由生产技术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的,所以称为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价值形态看,用于生产的资本是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组成,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称为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从根本上决定着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资本有机构成是把资本技术构成和资本价值构成结合在一起的概念。

好的企业很多,本科生很难进,或者说很难进,而硕士进的可能性大得多,相对容易。当所有人都参与进来的时候,如果你不向前迈一步,实际上就是后退一步。很多好的企业,尤其是国企、央企,直接去985招生。高学历进就简单多了。其实很多工作不一定要求很高的专业能力,但是毕业证要求所有本科及以下学生直接卡。而且同样工作内容的工作,研究生的工资相对较高。很多事情都是有门槛的。这个学生可以是学历,能力,家庭背景,关系等。但其实学历是我们很多人最有可能改变的,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表现为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的比重增大,可变资本的比重减少。

6.级差地租

答:级差地租是资本主义地租的一种形式,是指生产条件较好的资本主义农场以地租形式交给土地所有者的剩余利润,即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级差地租的来源是农业工人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体现了农业资本家和大土地所有者共同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由于耕地有限,优等地和中等地不能任意增加,为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还要同时耕种劣等地。获得平均利润是资本家在劣等地上投资的前提,劣等地生产率所决定的个别生产价格就成为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资本家因生产率较高、单位产品成本价格较低,其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这些资本家经常获得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剩余利润。这种剩余利润通常以地租形式由租佃资本家交给土地所有者。

级或者想提高学历含金量,这对于高考失利或者对我校不满的同学来说,真的是一个“鲤鱼跃龙门”的升值机会;或者想继续深造,去更好的学校,接受更高层次的学业指导,达到自己向往的优秀;或者是为了增强竞争力,避开就业高峰,更好的就业当研究生;或者知道考上研究生可以开阔眼界,到时候人脉资源只会越来越多,你会遇到各个年龄段最优秀的人。毕竟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生;也可能只是因为不愿意去考研证明自己能达到更高的水平等等。差地租由于形成的条件不同而分为两种形态,即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Ⅰ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Ⅱ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资本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

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1基尼系数[中央财经大学2017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研]

答: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高度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图1?洛伦兹曲线

如图1所示,洛伦兹首先将一国总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序,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最后,将这样得到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兹曲线。图中横轴OH表示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分组)的累计百分比,纵轴OM表示收入的累计百分比,ODL为该图的洛伦兹曲线,以将洛伦兹曲线与45°线之间的部分A叫做“不平等面积”,OHL与45°线之间的面积A+B就是“完全不平等面积”,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称为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若设G为基尼系数,则G=A/(A+B)。

2混合策略均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6研]

答:混合策略均衡是指这样一种均衡:在这种均衡下,给定其他参与人的策略选择概率,每个参与人都为自己确定了选择每一种策略的最优概率。混合策略是指在博弈中,博弈方的决策内容不是确定性的具体的策略,而是在一些策略中随机选择的概率分布的策略。混合策略情况下的决策原则有两个:①博弈参与者互相不让对方知道或猜到自己的选择,因而必须在决策时利用随机性来选择策略,避免任何有规律性的选择;②他们选择每种策略的概率一定要恰好使对方无机可乘,即让对方无法通过有针对性地倾向某一种策略而在博弈中占上风。

3基数效用[河南大学2018研]

答: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不是指客观物品产生的愉快或防止痛苦的某种属性,而是指个人在使用该客观物品时所体验到的愉快或满足程度。基数效用是用绝对数(即基数)来表示和分析效用。一种商品或劳务对消费者是否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对这种商品或劳务是否有欲望以及这种商品和劳务是否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因此基数效用是指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用基数(1,2,3,…)表示效用的大小,并可以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在此基础上,基数效用论将边际分析方法引入到探求消费者行为之中,形成边际效用价值理论体系。

4准租金[武汉大学2018研]

答:准租金是指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即固定生产要素的收益。例如,由于厂商的生产规模在短期不能变动,其固定生产要素对厂商来说就是固定供给的:它不能从现有的用途中退出而转到收益较高的其他用途中去,也不能从其他相似的生产要素中得到补充。这些要素的服务价格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租金,因而被称为“准租金”。

如图2所示,图中MC、AC、AVC分别表示厂商的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假定产品价格为P0,则厂商将生产Q0。这时的总可变成本为面积OGBQ0,它代表了厂商对为生产Q0所需的可变生产要素量而必须作出的支付。固定要素得到的则是剩余部分GP0CB,这就是准租金。如果从准租金GP0CB中减去固定总成本GDEB,则得到经济利润DP0CE。可见,准租金为固定总成本与经济利润之和。当经济利润为0时,准租金便等于固定总成本。当然,准租金也可能小于固定总成本——当厂商有经济亏损时。

图2?准租金

5激励相容[中央财经大学2018研]

答:哈维茨创立的机制设计理论中“激励相容”是指:在市场经济中,每个理性经济人都会有自利的一面,其个人行为会按自利的规则行为行动;如果能有一种制度安排,使行为人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正好与企业实现集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吻合,这一制度安排,就是“激励相容”。现代经济学理论与实践表明,贯彻“激励相容”原则,能够有效地解决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使行为人的行为方式、结果符合集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让每个员工在为企业“多做贡献中成就自己的事业,即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两个目标函数实现一致化。

6科斯定理[山东大学2013研;东北财经大学2015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6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研;华中科技大学2017研;中央财经大学2017研;武汉大学2019研]

答:科斯定理是指揭示市场经济中产权安排、交易成本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关系的原理。其基本思想由美国经济学家、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在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中提出,但科斯本人并没有直接将其思想以定理形式写出,而是体现在从解决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问题出发所进行的案例分析中。科斯定理是由其他经济学家在解释科斯的基本思想时概括出来的,不同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侧面对科斯的基本思想进行了解释。

科斯定理的内容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0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财产权的配置是怎么样的,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科斯定理进一步扩大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按照这个定理,只要那些假设条件成立,则外部影响就不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当。或者以另一角度来说,在所给条件下,市场力量足够强大,总能够使外部影响以最经济的办法来解决,从而仍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但是,科斯定理解决外部影响问题在实际中并不一定真的有效。可能的原因有:①存在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各方在达成协议及遵守协议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②谈判很容易破裂。战争和罢工的经常出现表明达成协议可能是困难的,而达不成协议又可能是代价高昂的。③当利益各方人数众多时,达成有效率的协议就尤其困难,因为协调每个人的代价过于高昂。

7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西安交通大学2009研;中央财经大学2018研]

答:经济学家肯尼思·阿罗从数学上证明了没有一种投票制度能同时满足确定性、传递性、不相关选择的独立性和没有独裁者等特征。

如果一个社会决策机制满足如下三个条件:

①当任何一组完备的、自反的和传递的个人偏好集给定时,社会决策当你开始准备考研,考虑报哪个学校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考虑目标院校所在的区域。比如,在一些小小白,大学在他们家所在的城市学习,所以他们在读研时会考虑住在其他城市。相反,在其他小小白,大学离家太远,研究生想住在离家近的城市。而且如果选择消费水平高的大城市发展,五块钱一碗的扎江面食堂,一年几百块的住宿费,就走读书的路子,生活成本很低。机制将产生具有相同性质的社会偏好。

②如果每个人偏好选择x超过选择y,那么社会偏好就应当把x排在y的前面。

③x和y之间的偏好唯一取决于人们如何排列x和y的顺序,而不是人们如何排列其他选择的顺序。

那么这样的决策机制必然是一个独裁:即整个社会的偏好顺序就是一个人的偏好顺序。

阿罗不可能定理表明社会决策机制的三个非常有道理且合意的性质是和民主不相容的:不存在进行社会决策的“完美”方式。不存在完美的方式把个人偏好“加总”成为社会的偏好。如果企图寻找一个把个人偏好加总成社会偏好的方法,将不得不放弃阿罗定理中所描述的社会决策机制的性质中的一个性质。

来源:弘博学习网 


mba哪个机构辅导好
返回列表
上一篇: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MEM研究生2022已更新(刚刚/详情)
下一篇:河源本科毕业生考在职研究生2022已更新(刚刚/详情)